每年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 总有这样的悲喜剧上演
高考不只是一次考试,更是一个决定人生命运的舞台。有许多寒门学子就是通过这个舞台,从此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,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。
但是,在整个高考的流程当中,尽管笔试很重要,但并不是最重要的。而最重要的,当数高考志愿的填报,所谓“三分考七分报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每年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,总有这样的悲喜剧上演——有人因为志愿填得好,成功捡漏,走进名校;有的人因为一时疏忽,而不得不吞下那一份苦涩。
去年,北大医学部在广东招生10人,而最低投档线为643名,在全省排4835名。你说,这考生多牛,是不是一个捡漏王。
而最惨的考生也出自广东。这位考生拿到了632分,按照正常情况下,上一个985是没有多少问题的,但是他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却出了意外。本来他想填报电子科技大学,没想填的时候成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。一瞬间,他就从985坠落到一个三本院校——这反差是不是有些让人错愕啊!
当时,很多人都为他惋惜,填个志愿,你就不能好好地填吗?可是,哪里还来得及呢?
这样的事情,其实每年都有发生。其实除了考生自己马虎之外,高校取名的不规范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。
今年,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考生,教育部出台了《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》道里区教育资源网,对全日制大学、立设置的学院、高等职业学校以及高等专科学校等的命名做了一个规范。
首先,专科学校必须按照“XX职业技术学院”或者“XX职业技术大学”来命名,而本科院校则是“XX大学”或者“XX学院”。这一看,谁是本科,谁是专科,谁的等级高,谁的等级低,什么类型,教研水平如何等等一目了然。
其次,独立院校不得出现原高校的名字。这确实有必要。要是去年就实行了这项政策,吗、那么上面的那位考生,会把电子科技大学填成成都学院吗?绝无可能——这样明显的区分度诶!
第三,高校一校一名,校名不能太夸张。有的高校档次不够,玩文字游戏来凑,什么“国际、中国、北方、南方、华北”之类,看着高大上,实际上就是博一个眼球,还误导了考生的志愿的填报。
教育部的这项政策执行之后,校名对于学生志愿填报的干扰性将会**降低。这对于那些即将参加高考的毕业生来说,不也是一个好消息吗?
而家长们看到这个消息,都纷纷传说,称,就该如此。是啊!这样有区分度的大学命名,谁还会因为大学的校名傻傻不分而被人为误导呢?教育部确实为考生做了一件大事实,值得点赞!